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
争论的焦点是如何看待“民族形式”的来源问题。争论的正方是向冰冰,他强调创造新民族形式主义的途径就是运用民间形式,并认为新文学是“以欧化东洋化的移植性形式代替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畸形发展形式”。争论的反方是葛一虹,他坚持形而上学的观点,全盘肯定五四新文学,完全否定民间形式的有可继承的合理成份。
比较中肯的是郭沫若,他认为:中国新文艺“从民间形式取其通俗性,从士大夫形式取其艺术性,而益之以外来因素,又成为旧有形式与外来形式的综合统一”。
这个问题最后由毛泽东的《讲话》作了结论。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孤岛上海,以当时现实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
- 下列不属于郁达夫散文作品的是()。
- 《茶馆》众多人物中,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是
- 两个口号论争的性质和收获
- 《凤凰涅槃》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王祯和在其早期的作品《鬼·北风·人》中,
- 小说《缀网劳蛛》的作者还写过()。
- 欧阳予倩的剧本《()》、《()》是社会问
- 简要说明金庸在新派武侠小说创作上的文学成
- 《绝对信号》整部剧作运用了()手法,描写
- 1949年()月2日,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在
- 文艺思想倾向和文学研究会接近的社团、流派
- 冰心的散文《笑》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这种
- 杨朔的《香山红叶》、的《社稷坛抒情》的相
- 最能反映出孙犁艺术境界追求的作品是()
- 针对“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谬论,瞿秋
- 大规模反映中国半殖民地大都市生活的现代都
- 诗集《云游》的作者是()。
- 下面是茅盾代表作的是()。
- 《新月诗选》的编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