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大清律的制定。
- (1)清顺治三年(1646年)制成《大清律集解附例》,这是清朝正式颁行的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
(2)康熙十八年(1679年),鉴于刑部现行条例处罚过严,皇帝特谕刑部编成现行则例,刊刻通行。
(3)雍正即位(1722年)以后,以析异同归、删繁就约、轻重有权、宽严得体为指导原则,修订大清律,于雍正五年(1727年)颁行《大清律集解》。
(4)乾隆时,重修大清律,对原有律例逐条考正,折衷损益,于乾隆五年(1740年)完成,定名《大清律例》,“刊布中外,永远遵行”。
它是经过近一百年的多次修订而成的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封建法典。其结构分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篇,律文436条,律后分别附以奏准的“条例”。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唐玄宗时,高丽商人金无忌与安南僧人陈大秦
- 边区政府土地立法的指导原则是“减租减息”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了限制袁世凯专权而
- 西周的诉讼,民事案件称为()。
- 明朝统治者为严惩臣下结党在大明律中专设了
- 元代法律形式深受()编敕的影响,内容广泛
- 《晋律》的注由张斐、杜预所作,与律文具有
- 秦朝的定杀就是活着投入水中使其淹死的一种
- 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刑法原则的重大发展是明
- 《开皇律》最早确定封建制五刑,除死刑、流
- 是明朝最重的死刑,一律“决不待时”,适用
- 试论唐律的主要特点。
- 我国古代有关法官责任制的规定,最早见于《
- 简述《唐律疏议》的篇数和篇名
- 南京国民政府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为20岁,婚
- 北齐律确了“()”,为后世的“十恶”提供
- 元朝对兄或弟、叔或父死了,而“收继”其嫂
- 简述清政府立宪举措及对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意
- 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土地立法的中心
- 夏朝的法律具有以下特点,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