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资料:我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已故清华大学教授马约翰先生有一句名言:“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张伯苓也曾说:“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我觉得体育比什么都重要。不懂体育的,不应当当校长。”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人格教育日益引起学校的普遍关注。人格教育就是指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包括促进与意识倾向相联系的气质、性格、爱好、品德、操行、观点、态度等影响人格因素健康发展的各方面教育。这种学生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包括:学生的发展是指适应社会需要的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重其智力的片面发展,是指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全部学生同一个“模式”的发展,是指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终身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在学校的当前发展。 体育学科的性质和任务规定了人格教育应成为体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新大纲强调“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提出要“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上述资料中谈到“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请结合“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250字。
- 体育在提升公民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体育学科的性质和任务规定了人格教育应成为体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构建技能、认知等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调控情绪、磨砺品质,可以让人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态度以及合作精神。体育所固有的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的作用,有利于人培养高尚的情操和纯洁的心灵;而与体育密切相连的国家和国民意识、志愿精神、公平精神以及规则意识,则有利于培养法治社会的公民意识。
发展体育,其要义不仅在于健身,还在于推进公民道德教育和法治社会公民意识的培养。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2/5,3/7,4/10,6/14,8/
- 一位哲人这样解释乐观与悲观:譬如面对着桌
- -6,-4,2,20,()。
- 3,23,61,117,()。
- 核心家庭是指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
- 在中国,五谷始终是一个()中的概念。大约
- 资料:一个现代社会,全民体育究竟意味着什
- 以下各项中,2013年第一季度平均每名从
- ()
- 高山流水是什么乐曲?
- 下面的作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中的四位,其中
- 一次性餐具属于固体废物的一种,按照来源的
- 世界名车雪铁龙是哪国生产的?
- ()被称为“公共选择理论之父”,并获诺贝
- 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
- 公务员申诉应当向哪个机关或部门进行申诉?
- 公安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维护社会治安要依
- 下列关于气候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契丹与奚同为源出鲜卑族中哪一支?
- “画龙点睛”的传说中被点睛的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