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北宋三次兴学的具体内容。
-
宋代先后出现过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兴学运动是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主要内容有三项:第一,普遍设立地方学校;第二,改革科举考试,罢贴经、墨义等考试方式;第三,创建太学,并派人“下湖学取瑗之法以为太学法”,即在太学中推行胡瑗创立的“分斋教学”制度。
第二次兴学运动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史称“熙宁兴学”。主要内容有四:一是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二是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三是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四是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第三次兴学运动是蔡京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主要内容有五: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第二,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联系的学制系统;第三,新建辟雍,发展太学;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工读主义者分为四派,其中胡适代表的是()
- 元代科举中,不同民族分别考试,要求和待遇
- 康有为在一书中论述了他所理想的学制体系(
- 《癸卯学制》公布实行是在()
- 留欧学生成为近代海军重要将领的人选,后来
- 书院
- 金代的女真国子学是专门教育女真族子弟的,
- 王充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和()。
- ()是明朝中叶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批判了
- 《中庸》讲的道是什么?()
- 将书院改为学堂完成于戊戌变法。
-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以专文论述师范教育的
- 东林会约
- ()年大学院制废止,中央教育行政恢复教育
- 试列举商代学校的教育内容。
- 韩愈以伯乐识别千里马为喻,认为关键全在于
- 明中叶以后书院之所以兴盛起来,主要原因有
- 所谓“学校升贡”,就是通过学校内部的考试
- 列举私学的历史特点。
- 清末癸卯学制中规定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