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说明分组交换网中产生MLP协议的原因以及MLP的基本原理。
- 多链路远程(MLP)是ITU-T1984年在X。25中新加的内容。一条链路最多可存放在4096条逻辑信道,实际上,当链路传输速率较低时达不到这个上限。要增加实际的逻辑信道数及通过链路的业务量,可提高链路的传输速率,但有时受到链路传输能力的限制,必须更换更高容量的传输链路,这会使得扩容不方便。为了提高DTE和DCE之间的传输能力,增加传输的可靠性,并使扩容简单,因此便产生了MLP。
MLP的基本原理是把传送的分组分散通过多个LAPB的单链路,为了能在接收端正确排序,必须要在原LAPB的单链路帧上加上多链路控制字段。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试画出包括预编码在内的系统组成方框图。
- 在等概的情况,以下数字调制信号的功率谱中
- 多媒体通信的三个主要特征是:()、()、
-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
- 在ATM协议层中,每个信元由()的报文头
- 按信号特征通信系统可分为模拟和数字通信系
- 多媒体通信系统中,同步可以在三个层面上实
- 模拟通信系统中,系统的有效性用()衡量。
- 通信网的硬件构成要素有()、()和()。
- 在同等条件下,正常工作时,模拟调制系统,
- 速率为100kbit/s的二进制基带传输
- 某数据系统采用(7.4)汉明码,其编码效
- 八进制数字信号的传码率是1000B,则传
- 已知黑白电视图像信号每帧有30万个像素;
- 集中插入的帧同步码应具有()、()和()
- 即使在“0”、“1”不等概率出现情况下,
- 已知调制信号m(t)=cos(2000π
- 局间信令
- 如果ASK编码信号的比特率是1200bp
- 把码组中()的个数称为码组的重量,把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