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陈某,男,62岁,3年前患上呼吸道感染,经治疗后咽痛、咳嗽好转,但发热如故。此后反复低热,体温在37℃~38℃之间波动,症见神疲乏力,短气懒言,身体虚弱消瘦,干呕欲吐,口渴,心烦,夜难入寐,不思饮食,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少,脉虚数。体温37.1℃,心率101次/分。治宜()。
A、白虎加人参汤证
B、竹叶石膏汤证
C、白虎汤证
D、小建中汤证
E、炙甘草汤证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属于从治法的是()。
- 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 以下除哪项以外,均可以见身重()。
- “大实有羸状”的病机应属于()。
- 患者,男,48岁。头晕,全身湿冷,四肢厥
- 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咳嗽气喘者,宜首
- 按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小肠经流注于()。
- 治疗气虚欲脱证,宜选用的药物是()。
- 二陈汤中含有下列哪组药物()。
- 善治上半身风寒湿痹的药物是()。
- 夏季面色微赤,入秋则面色渐白,此现象称为
- 可以采用改良割烙术方法治疗的疾病是()。
- 下列何项不是川芎茶调散的药组()。
- 羚角钩藤汤与天麻钩藤饮二方功用的主要相同
- 服小柴胡汤后出现口渴属于()。
- 身热,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胸
- 增强延胡索止痛作用的最佳炮制方法是()。
- 错语是指()。
- 对妊娠期细菌性痢疾患者,宜选用的抗菌药物
- 房水具有营养以下组织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