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幼儿园的宋老师带领着小朋友们在放风筝,一阵大风吹来,风筝被刮到了大树上,宋老师让孩子们想一想,该用什么办法把风筝取下来。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用长棍子啊!”“搬个梯子爬上去!”“使劲摇大树。” 大多数幼儿都能想出这些办法,为了继续拓展他们的思维,宋老师让大家接着想。 明恩说:“把大树砍断吧。”燕家诚说:“买很多气球绑在一起,带你飞上大树。” 秋颖接着说:“准备一张蹦蹦床,你掉下来的时候不会受伤。” 为了激励幼儿灵活动脑,宋老师鼓励孩子们展开讨论:“你们觉得,他们提出的办法怎么样啊?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智文说:“燕家诚的办法不好,老师这么高,得买多少气球啊。” 静怡说:“我们要爱护树木,不能砍树。不然在长棍子上系一串鞭炮吧,挂到树上去,鞭炮一爆炸,风筝就下来了。” 英馨说:“你刚才还说爱护树木呢,鞭炮一爆炸,树就受伤了,树也会痛,风筝也被炸坏了,老师说过不能随便放鞭炮。” 孩子们激烈地讨论起来…… 请结合材料分析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 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以表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经验性。幼儿的思维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的。例如“用长棍子啊”“搬个梯子爬上去”“使劲摇大树”等都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的方法。
    ②拟人性。幼儿往往会将无意识的、没有生命的东西当作有意识和有生命的东西。例如,幼儿认为鞭炮一爆炸,树就受伤了,树也会疼痛。
    ③表面性。幼儿的思维是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的,因此其思维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
    ④固定性。思维的具体性使幼儿的思维缺乏灵活性,他们较难掌握事物的相对性。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认死理”。
    ⑤近视性。幼儿只能考虑到事物眼前的关系,而不会更多地去思考事物的后果。如材料中幼儿认为“要爱护树木,不能砍树”,想出“在长棍子上系一串鞭炮,挂到树上去,鞭炮一爆炸,风筝就下来了”的方法。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