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材料: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之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 世界地图的绘制历史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世界地图的精确绘制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成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推动了世界地图的绘制日益精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绘制的世界地图是否与地理实际相符合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绘制世界地图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践需要。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多年来,我国的淡水渔业的养殖普遍以追求经
- 属于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是()。
- 全面小康的建设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
- 2013年沉淀了很多流行语,如:“土豪,
-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 2014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以&ldqu
- 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以粉末
- 2010年6月25日是我国第20个全国“
- 2009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5
- 当前,中国梦已成为时代高昂的旋律,成为中
- 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 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的共同点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广西调研时强调指出:“
- 2009年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
- 钱学森在美期间,撰写的一篇文章封面先是
- 小沈阳、刘谦、周立波:2009新笑星,我
-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rdq
- 材料一: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
-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 阅读鲁迅《祝福》中的片段,回答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