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极为椎崇。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尤其是法国的哲学家,在中国形象中发现批判现实的武器。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在经济思想中开发中国形象的利用价值,中国又成为重农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楷模。……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场争论的结果,似乎都对西方的中国形象不利,宗教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而是更为原始的多神论者;政治之争证明中国不是开明的君主专制,而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经济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 材料三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外来文化?
- 尊重、包容;理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某中学开展了以“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
-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
- 特莱梅修道院唯一的院规是:“‘想做什么就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政
-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一
- 《最后的晚餐》《圣母与圣子》《西斯廷圣母
- 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
- 人类文明在不断学习、交流与创新中获
-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人是能随心所
- 在启蒙运动时期,“自然神论
- 康德认为:“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一西班牙画
-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有()
-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
-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
- 2003年德国电视台举办了“最杰出的德国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
- 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