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如何区分国家秘密与工作秘密?
-
国家秘密与工作秘密有六个方面的区别:
(1)利益主体不同。工作秘密直接涉及的利益主体是有关国家机关。工作秘密一旦泄露仅对有关国家机关履行国家赋予的权力和职责等局部利益造成危害。而国家秘密直接涉及的利益主体是国家。国家秘密一旦泄露会对国家的整体利益造成危害;
(2)确定方式不同。工作秘密的确定以各级国家机关自行确定为主,对少数中央国家机关有统一规定或明确授权的,才从其规定。
国家秘密的确定则必须依法进行,必须在国家保密工作部门会同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发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的范围内操作,不得随意确定;
(3)标志不同。属于工作秘密的文件、资料及其他载体,可以以“内部”作标志,不得标上国家秘密的密级标志;
(4)管理不同。各级国家机关对工作秘密的管理可以参照国家秘密的管理办法,但不需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加以规范。例如,传递国家秘密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必须通过机要邮政,不得通过普通邮政传递;传递工作秘密的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则没有统一的要求,可以由各机关自行选择。又例如,对外提供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必须经法定授权的机关审查批准;对外提供属于工作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只需要经产生这些事项的机关同意即可;
(5)适用的法律不同。对工作秘密加以保护所适用的法律规范是《国家公务员法》,主要以行政手段对工作秘密给予法律保护。而对国家秘密的保护则适用《保密法》,不仅可以使用行政手段,而且还可以使用刑法等法律手段;
(6)责任不同。工作秘密泄露后,有关责任人只承担行政责任,只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分;而国家秘密泄露后,则要根据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及其他情节确定有关责任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情节轻微,后果不严重的可以承担行政责任,情节和后果严重的则要承担刑事责任。
总之,由于工作秘密与国家秘密各自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不同,一旦发生泄露后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在范围和程度上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对工作秘密保护的力度明显要小于对国家秘密的保护力度。其他各方面的差别都由此而来。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传阅秘密公文的人员很多,逐人逐份登记很麻
-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届满时,应()
- 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关于国家秘密的密级
- 201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
- 定密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强,需要专人负责。
- 什么是保密制度?
- 未经相关保密工作部门批准,不得向境外邮寄
- 保密工作是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将()控
- 机关、单位应建立互联网接入审批和登记制度
-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
-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由各机关、单位确定,报
- 普通手机关机后可以带入要害部门、部位。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泄露国家秘密罪立案标准
- 下列哪一事项不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
- 机关、单位应指定在编人员担任涉密网络的(
- 对涉密人员管理都有哪些基本规定?
- 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应当将涉密载体存放
- 保密管理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
-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 在我国,保密法律责任主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