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理论。
-
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
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
方苞将自己的散文理论核心概括为“义法”二字,“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刘大櫆是方苞的弟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姚鼐对古文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对前人的学说进行了融合和总结,使之更加具体化。他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还提出“八要”来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融合落到实处;将多种文风归结为“阳刚”和“阴柔”两种。
姚鼐不仅发展了桐城派的散文理论,而且还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桐城派散文体系。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号称“四大弟子”。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庄子认为,在《诗》、《书》、《礼》、《乐
- 《玉台新咏》的编者是()。
- 白朴所写的《墙头马上》是一部()。
- 简答苏轼的思想。
- 简述《史记》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经传释词》一书由清代王引之所撰。
- 突破经血桎梏,开始从文学角度研究《诗经》
- 散文作为文体名词,是南宋人最早提出的,见
- 魏晋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的作
- 王维的《终南山》和杜甫的《望岳》都是描写
- 孔颜乐处指的是颜回居陋巷也不改其乐。
- 简述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
- 试论高明《琵琶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 简析元散曲的艺术表现力。
- 关于唯识学,下面的表述中最全面的一项是(
- 元杂剧在体制上有何特色?
- ()自谓“喜人谈鬼”、“雅爱搜神”,因而
- ()对有关自然现象、社会历史等方面的许多
- 《庄子·列御寇》记庄周曰:“秦王有病召医
- 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诗派的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