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而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尚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其殃咎乃至。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在创世时”上帝把人作为本性不定的生物,赐给他一个位居世界中央的位置,对他说“亚当啊……我们把你安置在世界的中心……我们使你既不属天,又不属地,既非可朽,亦非不朽,于是凭着选择自由,凭着你的尊荣,你就好像是你自己的塑造者,可以把你自己塑造成你喜欢的任何模样”。 ——摘自15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皮科《论人的尊严》 材料三 14世纪至17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推动人类历史文化蓬勃发展的文艺复兴运动。 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文艺运动(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其中,出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西厢记》、《牡丹亭》等名作……不过,《西厢记》在流传过程中,也曾遭受到禁毁、歧视。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年),朝廷下令将《西厢记》、《水浒》列为“秽恶之书”,认为“愚民之惑于邪教亲近匪人者,概由看此恶书所致”。 ——摘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艺思潮与中国明清之际文艺思潮之比较》 分别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产生的时代背景。材料一拉近了天与人的距离,材料二拉近了上帝与人的距离,简析其着眼点有什么不同?
-
时代背景:前者产生在汉代出现大一统的历史潮流中,后者产生在文艺复兴运动中。
着眼点:前者借助“天”来宣扬君权的神圣,同时也强调对君权的制约;后者是借助于神的名义弘扬个性解放,反对神学对人的束缚。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习近平主席认为黄宗羲具有民主启蒙性质的民
-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
-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
- 从专制到民主,人类政治文明经历了曲折艰难
-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
- 下列内容中,属于黄宗羲在政治方面的主张的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说:
- 史学家徐中约说“一个时代的思想不够活跃,
- 《朱子语类》中说:“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
- 国家实力有两种,一种是硬实力,指国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
- 儒家思想里包含着朴素的民本思想,如“民为
- 如图,曾被康熙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十百年绝
- 《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
- 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栏目出了这样一道题
-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
- 宋儒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