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对矿井涌水量观测有哪些具体的规定?
-
①一般应分矿井、分水平设站进行观测。每月观测1~3次。复杂型和极复杂型矿井应分煤层(或煤系)、分地区、分主要出水点设站进行观测,每月观测不少于3次。受降水影响的矿井,雨季观测次数应适当增加。
②对井下新揭露的出水点,在涌水量尚未稳定和尚未掌握其变化规律前,一般应每天观测一次。对溃入性涌水,在未查明突水原因前,应每隔l~2小时观测一次,以后可适当延长观测间隔时间。涌水量稳定后,可按井下正常观测时间观测。
③当采掘工作面上方影响范围内有地表水体、富含水层、穿过与富含水层相连通的构造断裂带或接近老窑积水区时,应每天观测充水情况,掌握水量变化。含水层富水性的等级标准参照附录一。
④新凿立、斜井,垂深每延深10m,观测一次涌水量。掘凿至新的含水层时,虽不到规定的距离,也应在含水层的顶底板各测一次涌水量。
⑤矿井涌水量的观测,应注重观测的连续性和精度,要求采用容积法、堰测法、流速仪法或其它先进的测水方法。测量工具仪表要定期校验,以减少人为误差。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煤层对比的依据?
- 地质剖面图的概念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 开拓区域(或水平延深)地质说明书的内容主
- 非炼焦用煤小于25°时的最低可采厚度是(
- 局部可采煤层是指在勘查评价范围内(一般为
- 煤中硫分为()级,原煤中特低硫煤的全硫范
- 井上、下对照图的概念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 沉积相的含义是什么,山西组地层和太原组地
- 建井地质说明书中文字部分要求写明施工位置
- 水文地质钻孔的止水部位应选择在()地段,
- 植物转变为泥炭后,下列哪些成分完全消失了
- 矿井充水水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
- 观测孔、注浆孔、电缆孔等与井下或含水层相
- ()地质说明书是在工作面掘进完毕后准备回
- 伽玛射线在测井曲线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哪些
- 在开拓大巷道中对某一岩层的编录常采用二种
- 为查明矿井水源和可能涌水的通道,应进行的
- ()是含煤岩系的简称,也称含煤地层、含煤
- 作抽水试验时,当含水层单位涌水量小于()
- 新凿立、斜井,垂深每延深规定米数,应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