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在临床中吸氧治疗时,原则上一般主张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给予低流量吸氧而对循环系统疾病患者主张给予高流量吸氧,为什么?
  • 一个完整的“呼吸供能”过程应该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1)呼吸运动阶段(也叫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通过呼吸系统的活动,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运输阶段,氧气和二氧化碳随血液循环的运输,直到组织液旁的毛细血管;
    (3)呼吸作用阶段,有机物在细胞内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需要给吸氧治疗时多是因为呼吸运动阶段障碍而导致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受阻,造成的结局是肺内的V/Q值减低,如果给予该类患者高流量的吸氧,能暂时缓解机体缺氧状态,但同时会机体内缺氧暂时缓解而抑制呼吸活动,从而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引起高碳酸血症,导致机体酸碱代谢平衡失调,严重者甚至会出现高碳酸血症引起呼吸麻痹,所以主张低流量吸氧。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需要给吸氧治疗时多是因为氧气和二氧化碳随血液循环的运输障碍,由于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及弥散速率远高于氧气,给予高流量的氧气可以迅速缓解机体的缺氧状态,减低心脏负荷,同时不影响二氧化碳的呼出。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