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者,男性,22岁。因发热、伴淋巴结无痛进行性肿大2个月入院。既往无输血史。入院后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给予化疗和放疗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三个月后又复发、高热、伴消化道出血。淋巴结、肝、脾大。化验全血细胞减少,周围血见到幼稚淋巴细胞,骨穿确诊为淋巴瘤合并淋巴肉瘤白血病。立即给予化疗,因血小板10×109/L,连续输注血小板2次,出血症状未见改善,血小板数量不增,考虑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如果患者血容量约5升。患者输血前血小板10×109/L,输后1小时血小板20×109/L,20小时后血小板15×109/L。患者输入血小板总数是3×1011。患者的血小板恢复率是()。
A、输后1hR≈10%,输后20hR≈5%
B、输后1hR≈17%,输后20hR≈8%
C、输后1hR≈20%,输后20hR≈10%
D、输后1hR≈25%,输后20hR≈15%
E、输后1hR≈30%,输后20hR≈20%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是()。
- 细菌污染反应是()。
- 患者,男性,70岁,以肺癌入院。血型为B
- 低钙血症时心电图改变是()。
- 患者,女性、28岁,因头晕、乏力1个月、
- 最易出现呼吸窘迫症的输血不良反应是()。
- 输血反应发生率最低的是()。
- 继发性血色病应用()。
- 细菌污染血液的主要原因和途径是()。
- 死亡率最高的输血不良反应是()。
- 在下列应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 最常见污染血液的细菌是()。
- 血小板输注时细菌性输血反应主要发生在()
- 患者因车祸外伤,于4小时内输血12000
- 输血需加温的是()。
- 引起输血后紫癜的抗体是()。
-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抢救措施不正确的是(
- 正常人枸橼酸盐中毒剂量是()。
- 患者,女性,68岁。因贫血头晕乏力
- 非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