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我们摆脱了贫穷落后,但也带来了许多资源、环境问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不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十七大将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旨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不断印证着对科学发展之路探索的正确性。生态文明的发展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基础的?
-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基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环境等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发展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验证了生态文明的正确性。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等严峻问题,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中庸》中告诫学子们要“博学之,审问之,
- 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写道:&ldq
-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
-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缪误”。这说明
- 2008年9月2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
- 下列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克强指数(Li ke qiang in
- “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
- 阅读漫画,从哲学上看,二人争论的焦点是(
-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
-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物
-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追求和
- 某公司高价收购了一家外国铁矿公司,却发
- “西气东输”工程是根据我国资源分布不均,
- 材料一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
- 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
- 我国有“小儿辩日”的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
- 2010年7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国务
- 2011年2月24日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
- 2010年4月31日,世博会在中国上海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