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汉调艺人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到了什么作用?
-
汉调艺人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对徽班声腔和剧目的影响上。汉调艺人所唱腔调是皮黄,虽然其中也有二黄,但同徽班的二黄相比,有更为浓郁的楚地风格。而且它的二黄板式比之徽班要成熟。它的加入一是丰富了徽班的声腔内容;二是促进了其本身二黄腔的成熟;三是再一次的皮黄合流加快了京剧形成的步伐。在剧目上,徽班在吸收汉调艺人入班的同时的到了一批优秀的剧目,也因此将汉调所特有的一些表演技巧学习了过来。
其次,汉调艺人的进京使得观众的欣赏趣味由旦行转到了老生行上来了,从而激活了一大批老生剧目如:《让成都》、《文昭关》、《定军山》等。自清初以来,中国戏曲舞台上最活跃的都是粉黛巾帼,而男儿须眉次之。各班的挑梁的均为旦角,如来京唱秦腔的魏长生;三庆班的班主高朗亭等。但时所演的剧目,也都是旦角为主的如:《烤火》、《花鼓》、《小寡妇上坟》等。汉调演员进京后则情形大变。汉调进京的艺人米应先。余三胜、王洪贵等全为生行,而且技艺卓绝,极大的吸引了观众的兴趣。观众的欣赏兴趣便不再只停留在外貌好看的旦角上,而关注其具有更浓厚内涵与韵味的生行来。看戏也开始由看人到看技转变。如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老生演员的名气也远比旦角演员要大。其剧目也变为重唱老生戏受欢迎,如:《让成都》、《文昭关》、《定军山》、《捉放曹》等。
再次,在演唱的语言上对徽班进行了改造,渐渐削弱了徽班的地方特色,也打破了徽班在舞台语言上同北京观众的隔阂。他们同徽班艺人一起,使用了一种统一的语言即中原音韵(中州韵)和统一的声调湖广音。同时有吸收了北京的一些地方字音,使徽班演出更加贴近北京群众。其次,中原音韵的使用是的徽班所唱得当戏极易在北京地区流传,扩大了他们的观众群,从而也扩大了他们的影响。另外,中州韵的使用,使得徽班在演出语言使用上有了统一的标准,这样便为它的进一步发展为京剧准备了条件。
综上所述,徽班最终由徽调变为皮黄再变为京剧,汉调艺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京剧进入宫廷对其发展产生了那些影响?
- 请说出清代传奇《桃花扇》》的作者。195
- 南北曲
- 四大徽班指春台、()、()、四喜。
- 元杂剧的结构形式是()。
- 宋杂剧一般是“()”:“先做寻常熟事一段
- 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栾平还有一个诨名,
- 简述《雷雨》中周朴园人物形象。
- 戏曲演员场上所戴的胡子的专业名称叫()。
- 被称为通天教主的京剧教育家是谁?他原为什
- 1994年12月20日至1995年1月1
- 戏曲程式
- 明后期揭露社会的黑暗现实对统治集团的暴虐
- 优伶
- 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推陈出
- “什么叫戏曲”有多种说法,被普遍认可的是
- 元曲四大家指()、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 在京隆重举办的徽班进京200周年纪念活动
- 请列举三出尚派代表剧目。
- 傣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