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叙述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将组成材料,即钢纤维、水泥、水、粗细集料及外掺剂合理配合,使配制的钢纤维混凝土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施工和工程使用要求。
对原材料质量要求:
钢纤维表面应洁净无锈无油,无粘结成团现象,保证钢纤维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尺寸和抗拉强度符合技术要求;单根钢纤维丝的最低抗拉强度,掺加量不超过。
水泥采用32.5级或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碎石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表面粗糙,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
细集料宜采用天然中粗砂或机制砂。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天然砂以小于0.075㎜含量的百分比表示,机制砂以砂当量或亚甲蓝值表示,其质量必须满足规范的要求。
水应为无污染的自然水或自来水。
外加剂宜选用优质减水剂,对抗冻性有明确要求的钢纤维混凝土宜选用引气型减水剂。配合比设计步骤如下:
(1)根据强度标准值以及施工配制强度的提高系数,确定试配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或弯拉强度);
(2)根据试配抗压强度计算水灰比;
(3)根据试配抗拉强度(或弯拉强度、弯曲韧度比)的要求,计算或通过已有资料,确定钢纤维体积率,一般体积率选1.0~1.5%;
(4)在普通混凝土用水量和砂率的基础上,考虑加入钢纤维的影响,确定合理的用水量和砂率;
(5)确定试配配合比;
(6)按试配配合比进行拌合物性能试验,调整单位体积用水量和砂率,确定强度试验用基准配合比;(7)根据强度实验结果调整水灰比和钢纤维的用量,确定施工配合比。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需根据结构大小、混
- 用冷拉钢筋做预应力筋时,预应力筋接长应优
- 浇筑混凝土时,()柱子的灌注高度不受限制
- 冬期施工时,如需对材料进行加热水温不得超
- 第八章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 提高混凝土抗掺性和抗冻性的关键是选用合理
- 简述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发展。
- 施工缝应尽量留设在()较小的部位,且混凝
- 我国《混凝土规范》规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
- 下列可反映钢筋塑性性能指标的是()。
- 张拉控制应力的上限值只与预应力钢筋的极限
- 按锚具使用的位置分()
- 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
- 混凝土结构尺寸偏差超出规范规定,但尺寸偏
-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通常与先张预应力工
-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属于一般质量缺陷。
- 普通防水砼的水泥标号不宜低于()。
- 受弯构件正截面极限状态承载力计算的依据是
- 混凝土浇筑应保证混凝土的()。
- 混凝土用水的凝结时间,要用待检验水和蒸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