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比较直接处理法和递延法的特点。
  • 直接处理法是指将本期发生的各种成本差异全部转入“产品销售成本”账户,由本期的销售产品负担,并全部从利润表的销售收入项下扣减,不再分配给期末在产品和期末库存产成品。这时,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在产品和产成品项目只反映标准成本。随着产品的出售,应将本期已销产品的标准成本由“产成品”账户转入“产品销售成本”账户,而各个差异账户的余额,则应于期末直接转入“产品销售成本”账户。这种方法可以避免期末繁杂的成本差异分配工作,同时,本期发生的成本差异全部反映本期的利润上,使利润指标能如实地反映本期生产经营工作和成本控制的全部成效,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但这种方法要求标准成本的制定要合理和切合实际,并且要不断进行修订,这样,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在产品和产成品项目反映的成本才能切合实际。递延法是将本期的各种成本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分配给期末在产品、期末产成品和本期已销售产品。这样分配后,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在产品和产成品项目反映的都是实际成本,利润表的产品销售成本反映的也是本期已销售产品的实际成本。在这种方法下,期末差异分配非常复杂,不便于产品成本计算的简化。另外,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在产品和产成品项目反映的都是实际成本,利润表的产品销售成本反映的也是本期已销售产品的实际成本,这样就不便于本期成本差异的分析和控制。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