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医疗保障制度实施了重大改革。此项改革涉及社会公众的重大利益,应该采取慎而又慎的态度。改革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80年代末到1994年的研究阶段,主要是调查研究、制定方案;第二个阶段是1994年到2000年的试点阶段,先在九江市和镇江市进行试点,后扩大到全国100多个城市进行试点;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以后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前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存在较大缺陷,包括医疗费由国家、企业完全包揽,个人可享受及医疗单位属于大锅饭,导致医疗经费很大浪费。缺乏合理的医疗经费筹措积累机制。覆盖狭窄,享受医疗保险的仅2亿人。因此,改革的目标是完全通过社会保障税来增加来源,个人自己承担部分医疗费用,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人医疗帐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行政改革的阻力的包括()。
- 何为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有哪些主要的类型?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
- 干部要把党的()、党的()铭刻于心,这样
- 记录志愿服务信息和出具志愿服务记录证明的
- 将行政组织分为国防、外交、财政等部门,其
- 在分配、购买住房中侵犯国家、集体利益,情
-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组建()机构,维护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
- 行政机关公务员是指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
- 信息甄别就是对事件问题进行分析、判断、(
- 人员素质测评指标=测评要素+()+测评标
- 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相比具有如
- 要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
- 组织结构垂直分化的结果与表现形式为组织结
- 行政组织的主体和核心是()
- 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体现在()
- 同一个网格可以存在几个地址相同的房屋()
- ()
- 政党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