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女性患者,39岁。反复发热(39℃~40℃)17天就诊,检测全血细胞减少而入院治疗。自述1年前因贫血口服维生素B1和肌注维生素B12治疗,但无明显好转。传染史:无结核等病史。体格检查:心、胸、肺、腹未发现异常,无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血象:RBC2.52×Lo12/L,Hb77g/L,Ret0.64%,RDW17.O,WBC1.29×109/L,PLT2×109/L,白细胞分类可见中性分叶核粒细胞36%、中性杆状核细胞4%、淋巴细胞48%、单核细胞8%、嗜酸性粒细胞2%、晚幼红细胞2%。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例O.58:1。粒系占35%,各阶段细胞均可见,原始粒细胞占9%,粒系细胞胞质颗粒增多、增粗;红系占60%,以中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有巨幼样变,晚幼红可见核固缩、核碎裂。成熟红细胞大小不均,部分中心淡染区稍有扩大;全片见巨核细胞129个,分类25个,颗粒巨占20%,产板巨占5%。可见单圆和多圆巨核细胞,散在血小板可见。FEM分析:原始细胞为髓系标志,表达HLA-DR、CD13、CD33及CD64。治疗:曾用反应停100mg,bid,治疗2个多月,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均增高达正常,但白细胞无明显变化。 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
- 本病例全血细胞减少,故应考虑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再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而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活跃,三系均有病态造血表现,应初步诊断为骨髓生异常综合征等,并结合临床抗贫血治疗效果差的情况,可诊断为MDS;因骨髓象中原始粒细胞占9%,根据FAB分类法应分为RAEB型。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溶血性贫血按病因学如何分类?
- 遗传性血小板功能缺陷症有哪些疾病?
- 任何一个实验方法,本身都有误差。因此选择
- 环状染色体
- 纤溶酶原激活物包括( )
- 血清结合珠蛋白参考值为( )
- 红细胞膜由____、___、___和__
- 酸性磷酸酶(ACP)染色主要用于( )
- 男性,57岁,近半个月厌食、恶心、头晕、
- 非白血性白血病
- 男性,38岁,半年前患急性黄疸型肝炎,近
- 诊断缺铁性贫血敏感可靠的实验的是( )
- 下列哪项不符合血管的生理作用( )
- 过敏性紫癜特异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是血小板抗
- 细胞化学染色是一门( )
- 1985年,FAB分型提出以骨髓中原始细
- 下列描述哪些组合是正确( )
- 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Hb电泳结果
- 血友病患者临床出血特征为( )
- 关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下列描述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