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据统计,我国城市人群前五位死因,1957年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到1985年前五位死因顺位变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根据社会医学理论,针对这些变化,下列描述不恰当的是()
A、疾病谱、死因谱发生了变化
B、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变
C、病因研究应当由单因素向多因素转变
D、应注重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E、人群疾病频率与严重程度增加
- E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对学校卫生
- O157:H7的防治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绝经妇女的孕酮值一般为育龄妇女的()
- 对某一疾病进行筛检时,经筛检检出的病例有
- 水源选择的原则是()
- 不具有Fcγ受体的细胞是()
- 已知身高为108cm男孩的标准体重是17
- 环境介质具体指的是()
- 儿童期的年龄范围为()
- 媒体材料是为目标受众而制作,也是由目标受
- 下列哪种分子的表达可作为T细胞活化的标志
- 可与B细胞表面的CD40结合,诱导B细胞
- 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最常用的方法是()
- 对拟建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
- 在某地方病村进行高血压病调查,该村有50
- 可与EB病毒结合的CD分子是()
- 卡介苗是()
- 由于吸毒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由药
- 最大的人工辐射源是()
- 在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评价活动中,重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