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我国《民法通则》和《继承法》关于遗产的法定继承,在法律适用上是怎样规定的?
-
(1)198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36条规定:中国公民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遗产,以及外国人继承在中国境内的遗产或者继承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遗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1985年9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3项进一步明确规定:“涉外继承,遗产为动产的,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即适用被继承人生前最后住所地国家的法律。”
(2)1986年的《民法通则》第149条规定:“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3)如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对此有不同规定的,则适用条约、协定的规定。
(4)对我国上述条款作出总结和评价。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如何理解国际私法的性质?
- 在现代各国合同法制度中,合同的书面形式具
- 识别依据是国际私法学者争论不休的问题.依
- 试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适用。
- 《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对反致制度的
- 使馆馆长分()级,即(),(),()。
- 涉外合同的当事何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
- 两艘巴拿马籍货轮在我国某港口发生碰撞,此
- 1989年6月,我国某外贸进口公司与美国
- 政府承认
- 庇护
- 简述国际私法中的时际法律冲突问题。
- 日本神户地震造成中国留学生王某死亡。王某
- 简述牙买加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 法律规避构成的要件及其效力。
- 根据UCP500,银行在审查单据中,对(
- 简述知识产权上的国民待遇原则。
- 奥地利联邦国际私法法规)第五条规定:“对
- 冲突规范在结构上可划分为()和系属两部分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