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此句的恰当之意是()。
A、人的知识来源有三种:亲知,即亲身经历得来的知识,又可分“体见”即局部的与“尽见”即全面的两种。闻知,即传授得来的知识,又可分为“传闻”与“亲闻”两种。说知,即推论得来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受方域语言的障碍。
B、不出大门,就能知道天下世事;不望窗外,就能了解自然天道。出去的越远,知“道”就越少。所以圣人不必出行就能知情,不必眼见就能心明,不必作为就能成功。
C、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修持大道之人,一天一天地不断剔除自我的私念。减少再减少自我的妄想与贪念,以至于达到没有人为造作的境界。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治理天下首先是不要无事生非,如果老是无事生非,就不足以治理天下。
D、对言语有溯源的准则,有推究的准则,有实践的准则。向何处去溯源?要向上溯源于古时圣王的事迹。向何处去推究呢?要向下考察,从百姓耳闻目睹的事实去推究。如何去实践呢?把它放到政治上去实行,观察它是否符合国家百姓的利益。这就是立论的三项标准。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三省”指的是(
- 《黄帝内经》中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 以下几位名人与各自对“国学”的描述,搭配
- 现代学术七科之学是指:理、工、农、医、文
-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 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在于天、人、万物所具有的
- 关于仁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从认识的角度来讲,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
-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
- 《诗经》按 ()的不同可分为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关于
- 荀子兼崇“礼”、“法”,兼崇“王”、“霸
- 庄子著有《庄子》一书,又称《南华真经》。
- 以下不符合君子的行为的是()。
-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恰当意思是
- 四书五经分别指什么?
- “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
-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孟子的中心思想是
- 简述《史记》的五种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