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如何理解文学创作是主体与客体的双向建构活动?
-
(1)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并非超然独立于世界之外的人,他的思想意识、情感体验都是在与特定对象的意向性关系中产生出来的。也就是说,作家的主体性是受到客体的影响与制约的,甚至可以说是客体所给予的。例如《复活》的故事原型就是他的朋友科尼给他讲的一个故事。在担任地方法院检察官的科尼,有一天对托尔斯泰讲,有个青年找他,说自己准备同一个女犯人叫罗扎丽雅结婚。这个女犯人是下等妓院的妓女,因为偷了喝醉酒的嫖客的100卢布被判了刑。这个青年虽经科尼再三劝阻,但仍坚持要和女犯人结婚,女犯人也表示同意,但婚礼未能举行,因为不久女犯人得斑疹伤寒病死了。托尔斯泰听了这个故事以后,深深的被这个故事所打动,产生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创作出了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2)客体又不等于客观存在。成为“客体”的客观存在已经不同于那些没有成为客体的客观存在了:它是对于主体而言的客体,是被主体所把握的社会生活现象,回而带有了明显的主体的印记。例如在《水浒传》作者眼中,梁山好汉是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英雄、大豪杰;而在《荡寇志》作者眼中,他们就成了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强盗。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文学的源泉是()
- 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是()
- 简述综合艺术构思方式?
- 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
- 抒情诗中的节奏由哪些层次组成?
- 黑格尔则根据理念的自身发展和显现方式将文
- 巫术说的代表人物有()
- 根据文化投入形式不同,群众文化合理化指标
- 下列诗句出自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
- 文学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双重性质。文学并不
- 体现在创作过程和作品中的创作个性,主要表
- “诗缘情以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此语出自(
- 金圣叹说《水浒传》“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
- 《金瓶梅》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其社会作用
- 故事时间
- 创作动机的动态轨迹可描述如下()。
- 文学风格的变化构成有哪些?
- 臧克家前期抒情诗的主要收获,除《烙印》外
-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
- 王弼的“三层面”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