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唐律对贵族官员及其亲属特权的保护
- 依据唐律规定,贵族官员及其亲属犯罪,在法律上享有以下特权:
(1)议。“八议”者除犯“十恶”罪以外的死刑,司法机关不能直接审理,必须先将其所犯之罪行及符合“议”的条件,奏请皇帝,由皇帝作出裁决,享受减免特权。
(2)请。享受请的人包括皇太子妃大功以上亲,应议者期以上亲及孙,官爵五品的上者;这些人犯死罪者通过上请程序来减轻刑罚。
(3)减。指七品以上官员及有爵位应“请”者的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子孙犯流罪以下,可以享受减免一等的优待。
(4)赎。指应议、请、减和九品以上的官及应“减”者祖父母、父母、妻子、子孙犯流罪以下,可以享受以铜赎刑的优待。
(5)官当。指官员犯罪可用官品和爵位折抵徒刑和流刑的刑罚。
(6)免官。指有品级的官员犯徒罪,通过免去官职折抵刑罚。
唐律通过上述规定,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在法律上的特权,巩固封建统治基础;同时,也反映了封建法律所具有的公开不平等的特点。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北齐律确了“()”,为后世的“十恶”提供
- 商朝的最高统治者是商王,他是商族奴隶主阶
-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
-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按照周人的理解,“德”的内容包括:()。
- 《临时约法》规定,人民对于官吏的侵权行为
- 《永徽律疏》云:“德礼为政教之(),刑罚
- 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即成文刑书是()
- 刑统
- 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文件是()。
- 唐宣宗时期,将刑律分类为门,附以有关的令
- 法理派
- “以五声听狱讼”中的“五听”包括()。这
- “官当”之名始出现于()。
- ()的影响及于古代东亚、东南亚国家。
- 1906年的《()》首次确定辩护制度。
- 秦朝的白粲是指强制男犯去山林砍柴以供宗庙
- 明清时期,大理寺是中央最高审判机关。
- 清王朝制定的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律有
- 《袁记约法》公布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