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为什么说拟态交流是语言表达的难点?表现是什么?你认为如何克服?
  • 首先,拟态交流存在于广播电视节目的虚拟语境中。虚拟语境,既包括情景的虚拟,也包括交流的虚拟。节目主持人不论节目制作或传播语境是在播音间或演播室内,还是在播音间或演播室以外,广播节目只要没有开通热线,电视节目只要没有嘉宾,观众的参与,传播对象同样也不在节目录制或传播现场,这些情况下的播音主持,无论场合大小,其语言交流的语境都是虚拟的。
    其次,虚拟语境中的语言活动实质上是一种单向传送,不可能得到受众直接、及时的反馈。所谓“拟态交流”,就是模拟交流状态之意,而不是典型的实际意义上的交流。这种虚拟语境的消极作用会使有声语言发生异化,即人们批评的广播电视中那些没有交流意味的空洞的“声音流”。有些播音员或主持人在虚拟语境中“目中无人”心中也无人,语言像“念书”一样,或“自己叨叨”,言谈话语间缺少交流的情态,毫无交流感可言。
    克服虚拟语境中拟态交流的难点,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播音学理论中的“对象感”建立虚拟语境中交流的信念;二是通过对语言声音形式的调节,运用语气的变化及停顿技巧使拟态交流获得富于交流状态的语言效果;三是适应特定的对象的心理需求、接受能力和接受习惯,调节有声语言。
    (1)掌握“拟态交流”的心理技巧,化“目中无人”为“心中有人”。
    (2)运用“给予感”和“倾听感”,构成双向交流的语言效果。
    (3)适应传播对象的特点,增强拟态交流的有效性。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