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述神话内容特征
  • 原始性与集体性的统一、神奇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神圣化与人格化的统一、崇高理想与消极幻想的统一
    (1)原始性与集体性的统一
    ①原始性:神话内容中直接或曲折地反映以原始氏族社会为主的自然与社会形式本身(“羿射九日”);当时的人们运用最初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原始思维”创造神话(雷声——雷公碰响双锤),先民对客观事物无法达到理性认识,运用幼稚的想像、天真的幻想解释自然、人与自然与社会关系,是直观的、非科学、非逻辑、非理性的,带有鲜明原始思维特征。
    ②集体性:神话是原始先民群体智慧的产物,反映氏族集体意识与情感愿望。
    ③原始性和集体性密不可分。原始性——时代特征,集体性——创作特征;二者有机统一。
    (2)神奇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①神话内容因讲述“神”或“半神半人”而带有神奇性,主人公超常,情节离奇(女娲补天、嫦娥奔月)。
    ②透过离奇的幻想色彩,可看出神话植根于客观物质世界,具有充分的现实性。(十日暴虐、洪水滔天神话——远古自灾害的广泛发生的现实)
    ③神奇性与现实性巧妙统一,使神话具有永久魅力。
    (3)神圣化与人格化的统一 
    ①神圣化: 
    A、时空背景、主人公及其行为等神圣化。 [时间背景——奇幻迷离;主人公——神力超常、业绩卓著]  
    B、内容与仪式神圣化。  
    远古神话往往只能在特定严肃场合,由祭司、巫师或德高望重的长者,虔诚庄重的讲诵,不得即兴发挥。 
    ②神话主体的人格化,是神话内容神圣性的前提和基础。 
    原本无神,神是先民按人间生活样式造出来的,自然现象被人格化,神被人性化,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人格的烙印。(《精卫填海》——炎帝女儿溺死于东海——化精卫鸟——衔石、树枝填海——人化鸟的离奇情节、原始氏族复仇习俗、人类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
     ③神奇化与人格化是矛盾对立的,却在神话中完美统一。
    (4)崇高理想与消极幻想的统一 
    神话表达原始先民崇高理想,来自实践,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寄寓于原始想像与幻想。其中积极幻想与崇高理想有同一性,是神话的社会文化价值的集中体现。(神话内容主导方面) 消极幻想:非实践、非科学、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趋向。其荒诞性和落后性,削减神话文化价值,成为后世某些迷信、愚昧思想观念及行为的温床。(神话内容非主导方面)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