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
-
与民间投资相比,财政投资追求的是社会收益最大化而非私人收益最大化,而且财政投资的资金来源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税收无偿取得的。一般而言,决策标准有三个: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又称稀缺要素标准,是指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应当选择资本—产出比率最低的投资项目,或者说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生最大产出的投资项目。主张理由是,即使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储蓄率是既定的,但资本—产出比率是可变的,在生产过程中,只要提高资本周转率或产出—资本比率,就可以使产出最大化,实现预期增长率。
2、资本—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是指政府投资支出应当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主张理由是,资本—劳动力比率越高,说明资本技术构成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增长越快。因此,这种标准强调政府应投资于资本密集型项目。
3、就业创造标准。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这种标准要求政府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财政投资规模(外延增加就业机会),而且还要优先选择劳动力密集型技术的项目(内涵增加就业机会)。主张这种标准的理由是,政府在决定财政投资的支出时,要尽可能地估价这种投资支出可能产生的总就业机会。在上述三种标准中,前两种标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强调资本这种稀缺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贡献,所以要求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要尽可能地选择节省资本(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或增加资本(资本—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的项目。后一个标准强调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是财政投资项目的目标。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
- 试述西方汇率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
- 法人资产制度有哪些主要特征?
- 试论通货紧缩的经济效应 。
- 已知生产函数为,生产要素L和K的价格分别
-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意义。
- 诺斯悖论
- 税制类型
- 试论述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条件分配与收入分配
- 商业银行体系为什么能使原始存款扩大若干倍
- 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
- 政府采购如何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 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
- 为什么说投资等于储蓄(I=S)是简单国民
- 为什么必须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 阐述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方式
- 试述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理论解释。
-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是如何确定的?它与厂商
- 结合实际,讨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