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请谈谈王安忆的《长恨歌》在1990年代中期出现的意义。
-
《长恨歌》写的是一个1940年代的“上海小姐”王琦瑶1940-1980年代的生活经历,但王安忆要写的不是王琦瑶这个人,而是上海这座城市。上海的弄堂、流言、闺阁、鸽子、拍片的片厂,共同组成了上海灵魂的点滴,而王琦瑶则把这些点滴凝聚成一个完整的形象,她的一生的历史,成了上海这段历史的见证,而王琦瑶的性格,就是上海的性格。她周围的人们,也都象征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某些特征。李主任是权力,程先生的摩登、优雅正是上海昔日东方大都市一点残辉,康明逊则代表了上海的小家子气,而王琦瑶的女儿则是上海新精神的折射,追逐潮流,却多少有些幼稚盲目。王安忆在《长恨歌》中要为上海留一个影,一个优雅精致、风华绝代而又感伤、挽不住时代的变化与更新的上海。
《长恨歌》出版后,引起轰动,好评如潮。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们都认为王安忆以其华丽细腻精致的笔墨为上海的20世纪留下了传记,这种对于精致和优雅的向往,正是1990年代人们的精神追求。但近年来也有批评者开始质疑王安忆《长恨歌》以降的写作,认为是一种不冒险的和谐。这种观点认为,在1980年代的语境中,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还占据着主导地位时,小说家所进行的“形式革命”与“微观叙事”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冒险,而到了1990年代之后,当社会不公广泛地存在,却没有得到有力的揭露,此时的“形式革命”与“微观叙事”不是冒险,不是艺术创造,而是一种逃避。以繁复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一位上海小姐的日常生活,就是一种典型的微观叙事,比起从前关于家国天下的宏观叙事,它令人感到亲切,但却也隐含着逃避的意味。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文革”期间,江青一伙在全盘否定十七年文
- “鸣凤之死”是巴金小说()中的情节。
- 烟鹂和振保是张爱玲小说( )中的两个人物
- 以《岗上的世纪》为例,简要说明王安忆对“
- 下列作品不属于“寻根文学”的是()。
- 地下文学
- 关于《女神》的内容和思想内涵,下列说法正
- 朱自清的散文思想是什么?()
- “新乡土诗”的代表性诗人有()。
- 《活动变人形》是王蒙()。
- 《东风第一枝》、《海市》、《生命泉》等散
- 属于“白洋淀”诗群的诗人有()。
- 请从知识分子成长的角度来谈长篇小说《青春
- 当代小说家冯骥才创作的描写辫子神功的一部
- 论述《骆驼祥子》在心理描写方面的主要特色
- 《相信未来》一诗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 仇虎、花金子、焦大星是()作品的主人公?
- “陈奂生系列”小说之一是《李顺大造屋》。
- 在解放区的叙事长诗中,《王九诉苦》一诗的
- 鲁迅在()中提出了”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