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阐述扁平苔藓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病理变化区别。
- 1.扁平苔藓病理变化为:口腔粘膜与皮肤损害的镜下所见基本相同,可概括为:角化过度与角化不全,伴粒层肥厚基底细胞坏死液化变性,及基底膜下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此外,有时在棘层、基底层或结缔组织内可看到圆形的嗜酸性胶状体(Givattebodies,希氏体),其体积小于棘细胞,但胶状体也可见于盘状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在电镜下可见基底细胞的桥粒与半桥粒的松解变性,于是导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并在基底细胞与基底膜分离的空隙中形成上皮下水疱。变性的桥粒可能成为抗原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以在直接免疫荧光检查下,有时能在基底膜区出现由免疫复合物沉积所产生的荧光。此外,还可看到基底膜的改变;不规则、增厚、断裂与重新形成;基底膜断裂使炎症细胞进入棘层,棘层内的胶状体可能是被巨噬细胞所吞噬的变性或死亡的上皮细胞。
2.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病理变化为:病初,活动性损害为红斑状圆形鳞屑性丘疹,直径5~10mm,伴有毛囊栓塞。皮损好发于双颊的突起部位、鼻梁、头皮和外耳道,可持续存在或反复数年。皮损可波及躯干上部和四肢伸侧。光敏感多见,表现为光照射皮肤的片状损害。黏膜受累可十分突出,尤其是口腔溃疡。未经治疗的DLE皮损渐渐向外扩展,皮损中央区出现萎缩。残留的瘢痕不会收缩。用力剥离鳞屑,可见到鳞屑上有刺状突起,栓在扩张毛囊口内,称为"地毯图钉"。头部有广泛的脱发,并有永久性瘢痕形成。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绞釉存在于釉质的()
- 牙周膜中与胶原降解有关的细胞是()
- 牙源性腺样瘤是()
- 下列哪项不是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病理特征()
- 牙釉质最厚处约是()
- 简述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同
- 与牙弓的合平面大致平行,是维持牙直立的主
- 牙周膜中维持牙直立的主要力量且呈水平方向
- 关于釉柱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成牙本质细胞被包埋在修复性牙本质中,以后
- 形成牙骨质的是()
- 男性,50岁,左腮腺肿物4年。肉眼见肿瘤
- 横面裂形成的原因是()
- 牙根发育完成后再形成的牙本质是()
- 釉质龋最早出现的病理变化是()
- 钟状期,造釉器分化为()
- 牙源性角化囊肿易复发的组织学、生物学基础
- 罩牙本质中的胶原()
- 在成牙本质细胞与矿化牙本质之间的一层未矿
- 牙本质小管管腔变窄、管腔中有矿物盐沉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