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徽商兴起的自然条件与历史背景是什么?
  • (一)徽商兴起的自然条件
    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这里没有成片的耕地,即使有,“也非善耕作之地”,粮食产量普遍较底。据顾炎武的记载,徽州一年所产的粮食,只能勉强养活全境十分之一的人口,余下的十分之九人口的口粮要从几百里之外的苏州、松江、常州、镇江等府,或者是从几千里之外的江西、湖广等地运来。山多田少,土地瘠薄,农业收入不足以自给,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徽州人不得不走出丛山,经商谋利。
    徽州虽然“粮不足”,可是物产丰富。异常丰富的土特产品向徽州人展现了一条现实的出路——以商代耕,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的。虽然大山挡住了徽州人经商的道路,但这里的水陆可称便捷:“上接闽广,下接苏杭”,丰富的物产加上便捷的水陆,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性。
    (二)徽商兴起的历史背景
    明朝中叶以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江南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赋役折银制度的推行,为徽州人经商提供了极好的社会条件。明朝中期以后,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手工业内部的地域分工和行业分工、农业的专业化趋势都有了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它使得商品交换成为必不可少。因此社会分工的扩大促进了商品的广泛流通和各级市场的繁荣,从而为商人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同时,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南京、苏州、杭州等中心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商贾云集,空前繁荣;这一地区众多的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的专业性市镇也在明中期后勃然兴起。江南城市的繁荣和市镇的兴起为毗邻的徽州人经商提供了便利。
    明代盐法变革给徽商的发展壮大带来了契机。折色开中后,徽州人成批地来到两淮、两浙,从事盐业的经营,并逐渐取代山西、陕西商人而占据了盐业经营中的优势地位。明万历四十五年,明政府又率先在两淮盐场推行“纲运制”,徽商就以同乡和同族结成纲帮运销食盐,从而获得了垄断两淮盐业的世袭特权。盐业经营中的优势地位和继之而来的垄断特权的确立,使徽商得以雄飞于中国商界。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