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剖析《文心雕龙•原道》篇关于文与道的论述。
- 对文学本质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原道》篇中。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他在《原道》篇说的文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广义的文即指宇宙万物的表现形式,如日月山川动植品类,则是万物之文。任何事物都有它一定的外在表现形式,这便是广义的文;而任何事的又都有它内在的本质和规律,这便是道。道对不同事物,有它不同表现形式,故而文也就千差万别。文是道的一种外化。那么,万物之灵的人,也有内在的道和外在的文。‚人文‛就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文章。天地万物之道和广义的文,表现在人身上即为心和文(人文)。心之文即是‚人文‛,即是指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章,是狭义的文。《原道》篇正是从广义的文和道关系来说明狭义的人文之本质。《原道》篇所说的‚道‛的内容,从广义的文所表现的道来说,是指宇宙万物内在的普遍自然规律,按近于老庄所说的哲理性的自然之道的。但从狭义的人文所体现的道来说,则是指具体的儒家社会政治之道。但是刘勰所说的‚道‛常常兼有到家之道和佛家的‚神理‛,有儒、佛、道三家合流的意思在内。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试述诗言志的观点
- 韩愈的不平则鸣论.影响了后世()
- 陆机《文赋》说:其会意也尚巧,其遗言也贵
- 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长于思与境
- 试述王国维“境界说”的主要内容。Q
- 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艺观,大体上表述在以(
- 《文心雕龙.神思》篇重点论述的是艺术思维
- 叶燮把创作分成在()者即创作客体与在()
- 近代元好问的诗歌主张有哪些?
-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提出以“滋味”论
- 钟嵘评诗,把历代五言诗人分为两大体系,它
-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
- 谢榛的“情景”说是主张()。
- (钟嵘的)性情说
- 白居易主张用诗歌达到一种功利目的,即文章
- 简述为对‚为事说。
- 试析袁宏道的文学发展观。
- 简述“中和之美”说
- 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
- 陆机所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主要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