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软件需求分析的操作性原则和需求工程的指导性原则是什么?
  • 所有的需求分析方法都与一组操作性原则相关联:
    必须理解和表示问题的信息域。
    必须定义软件将完成的功能。
    必须表示软件的行为(作为外部事件的结果)。
    必须对描述信息、功能和行为的模型进行分解,能够以层次方式揭示其细节。
    分析过程应当从要素信息转向细节的实现。
    通过使用这些原则,分析员可以系统地处理问题。首先检查信息域以便更完整地理解目标软件的功能,再使用模型以简洁的方式表达目标软件的功能和行为,并利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手段来降低问题的复杂性。在这些处理过程中,因处理需求带来的逻辑约束和因其它系统元素带来的物理约束需要通过软件要素和视图的实现加以检验和确认。
    除此以外,Davis建议了一组针对“需求工程”的指导性原则:
    在开始建立分析模型之前应当先理解问题。如果问题没有很好理解就急于求成,常常会产生一个解决错误问题的完美的软件。
    强力推荐使用原型。这样做可以使用户了解将如何与计算机交互,而人们对软件质量的认识常常是基于对界面“友好性”的切身体会。
    记录每一个需求的起源和原因。这是建立对用户要求的可追溯性的第一步。
    使用多个视图,建立系统的数据、功能和行为模型。这样做可帮助分析员从多方面分析和理解问题,减少遗漏,识别可能的不一致之处。
    给需求赋予优先级。因为过短的时限会减少实现所有软件需求的可能性。因此,对需求排定一个优先次序,标识哪些需求先实现,哪些需求后实现。
    注意消除歧义性。因为大多数需求都是以自然语言描述,存在叙述的歧义性问题,造成遗漏和误解。采用正式的技术评审是发现和消除歧义性的好方法。
    遵循以上原则,就可能开发出较好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为软件设计奠定基础。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