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你对中国社会转型中社会结构变迁有何理解?
-
粗略地说,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就已经启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逐步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僵硬,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的各项社会制度也在进行调整,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改革的第一个15年已经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明确地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以进一步推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到2008年,在改革开放的第二个15年中,中国经历了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体制的社会转型过程,这不仅是经济制度的转型,而且是对整个社会的系统调整,是社会结构的重组。在我们强调改革开放30年成就的时候,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前15年作为改革的开始阶段,已经迈出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步伐,后15年市场体制的建立过程是前1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在这里,我们需要特别强调中国社会转型有其自身特点。对这些特点的讨论,不但是对当前中国社会进行分析的基础,而且是继续深化改革、推动社会转型的出发点。
第一,中国的社会转型是政体连续性背景下的渐进式改革。
第二,在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中国基本政治制度和主导意识形态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精英形成是在权力连续的背景下进行的。
第三,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运作。中国社会转型是以主导性意识形态的连续作为背景的,然而,社会转型的过程事实上一直存在着各种意识形态的争论。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又可称为直接群体、首属群体、或基本群
- 从社会制度功能的动机与后果的关系来看,社
- 业缘群体是指因人们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而结
- 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
- 社会问题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并存。
- 第一个使用“社会学”这一概念来描述理解人
- 从研究单位的角度划分,社会现实可分为个人
- 首届中国社会史年会召开于()。
- 个体的社会化以()为基础。
- 需求偏好论指出,()相似的国家之间易于产
- 如何看待人性的善恶?
- 规模经济效应体现为()。
- ()是还原历史唯一的中介与桥梁。()
- 中国社会学究竟起于何时,一种观点认为起始
- 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
- ()是社会制度得以运行的物质手段,是社会
- 下列事件中,不可能记载在《资治通鉴》中的
- 影响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条件有哪些?
-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借鉴了经济学家()的“二
- 国际竞争力理论指出,促进产业创新的条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