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什么是疏干降压?疏干降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 为保证矿井生产建设的正常进行,减少突水的机率,通过一定的疏放(抽、排)水的井巷(孔、井)工程,对受矿井开采直接破坏或影响的来水充水岩层(体)进行疏放(抽、排)水,使其地下水位降低至生产区域(阶段)以下,这种疏放
    (抽、排)水措施和过程,称为疏干。对矿井充水间接来水的富含水岩层(体),或富水带,通过预先疏放水或抽排水,将其地下水位超前开采工程降低至某一安全水头值,则称为降压。
    疏干降压的前提条件:
    水文地质复杂或极复杂类型的矿井,若煤层(系)顶、底板存在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富含水层,就必须在疏干或降压条件下开采。在进行疏干或降压工程之前,除具有与煤田地质勘探阶段相适应的水文地质勘查精度,即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背景)有一定程度的研究或掌握;对矿区(井)所处水文地质单元位置明确;对矿区(井)主要充水岩层(体)的富水性,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水文地质边界等基本查明之外,尚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并分别满足以下前提条件的要求。
    ⑴对于充水介质为松散含水层(体)的矿井
    ①整体上对含水层的成因类型、分布、岩性、厚度、结构、粒度、磨圆度、分选性、胶结程度、富水性、渗透性及其变化等基本清楚;对流砂层的空间分布和特征,含(隔)水层的组合关系,各含水层之间、含水层与弱透水层及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等已基本查明。
    ②有1个或若干个基准孔全取岩心并进行详细分层。对粘土类作出塑性指数分析,对砂土类作出颗粒级配分析,并验证了测井解释与岩性描述定名的可靠性与含、隔水性。测定过砂层颗粒成分、粒度、湿度、视密度(曾称容重)、密度、孔隙度、渗透系数、内摩擦角,砂层与粘土过渡层的颗粒不均匀系数。
    ③对疏干层作过专门的大口径多孔抽水试验,并已求得各水文地质参数。
    ④建立起了矿井水文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预测计算出了最低开拓水平的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计算出了生产水平疏干范围内地下水储存量;作出了单孔(井)的抽(放)水量和影响半径的疏干试验。
    ⑤对疏干条件或流砂层的可疏干性以及技术经济合理性等均已有评价。
    ⑥对疏排的矿井水的利用,对疏排水可能产生的地面沉降或塌陷均有分析与建议。
    ⑵对于充水介质为裂隙含水层(体)的矿井
    ①整体上要以分析研究裂隙含水岩层(体)的地下水系统形成条件为中心,基本查明裂隙含水岩层(体)的裂隙性质、规模、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充填情况及其富水性;岩石风化带的深度和风化程度;含水层与相对隔水层的组合特征。特别是对含水丰富的含水层的构造破碎带的性质、形态、规模,及其周边界,上、下边界的性质和形状,同各含水层之间、含水层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等方面,必须基本清楚。
    ②根据矿井生产计划,在当年的采掘范围内,对富含水的砂岩裂隙充水岩体(层、带)的分布范围、形状大小、埋藏深浅,应提前作出分析预测,并将需要探放水、疏干的采掘工作面标定在采掘工程图上。
    ③从全国部分矿井发生的砂岩裂隙水(或花岗片麻岩水)的重大突水事故案例看,形成突大水的基本条件主要是两条:一是存在充沛的补给水源,主要是直接来自地表水(含大气降水)和底板的高水压喀斯特富含水层;二是存在特定构造部位的充水裂隙带(块段)或胶结物为碳酸盐矿物的基底式胶结类型的喀斯特化砂岩层(体)。以上两条是进行采掘工作面探放水疏干的前提,事前必须探查分析研究清楚。
    ④估算出采区疏干最大涌水量和单孔放水量。
    ⑶充水介质为喀斯特强含水岩层(体)的矿井
    充水介质为喀斯特强含水岩层(体)的矿井,都是中国的大水矿井,其最大突水量可达1500-123180m3/h,主要分布在北方和南方,经常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和淹井事故。我们通常所说的矿井防治水重大课题,主要就是指该类矿井的防治水问题,它是我国煤矿防治水工作的主体。从喀斯特含水岩层(体)与开采煤层的空间关系而言,一种是受开采直接破坏或影响的含煤岩系中的薄层灰岩喀斯特水,须在疏干条件下才能开采;另一种是疏水降压(含堵、截相结合)预防开采区域煤层底板(部)下,厚层奥陶系灰岩或茅口灰岩突大水,危及矿井安全。所以,在进行疏干或降压工程之前,必须开展专门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并分析研究和查明下列问题:
    ①建立或完善矿井(区)井上下水文长期观测系统(观测网),掌握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和流场情况。
    ②采用大口径多孔抽水或井下放水的相似于疏干降压的抽、放水试验,进一步查明疏干或降压目的层的富水性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弄清灰岩含水层是属于溶蚀裂隙型的扩散慢速流介质,还是属于存在溶洞、喀斯特陷落柱、喀斯特暗河型的管道集中流介质,或两者兼有的“双重”介质,并应能大体上判断出管道集中流或喀斯特富水带的展布状况。
    ③基本掌握矿井(区)喀斯特发育分布规律和喀斯特含水系统的发育状况,补给水源明确,水力交替运动条件、水力连通关系、水文地质边界条件清楚。
    ④利用抽(放)水试验,示踪试验和水文物探、化探综合成果,分别计算出矿井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疏干水平或疏干采掘工作面的单项疏干放(排)水量;预测疏干漏斗扩展趋势和形成疏干区所需的时间。
    ⑤经过对底板安全隔水厚度和突水系数的计算和分析,对可能发生底板突水的部位提出预测和分区,并估算出提前疏水降压的控放水量和降压期的时间,预测通过降行分析预测和提出相应措施。对矿井水的利用,疏供结合或还水问题,都有明确的压打破承压封闭含水系统的“压力放大效应”,避免底板发生重大突水事故的效果。
    ⑥对矿井(区)疏干降压后可能引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如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表下沉、喀斯特塌陷、井泉和地表水体干涸、水质恶化等,都要进观点和技术方案。
    ⑦对矿井(区)疏干降压技术方法、工程的可行性、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都进行过论证和肯定。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