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已知某垄断厂商利用一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其产品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出售,他的成本函数为TC=Q2+40Q,两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分别为Q1=12-0.1P1,Q2=20-0.4P2。求: (1)当该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的两市场各自的销售量、价格,以及厂商的总利润。 (2)当该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的价格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的销售量、价格,以及厂商的总利润。 (3)比较(1)和(2)的结果。
- (1)由第一个市场的需求函数Q1=12-0.1P1可知,该市场的反需求函数为P1=120-10Q1,边际收益函数为MR1=120-20Q1。
同理,由第二个市场的需求函数Q2=20-0.4P2可知,该市场的反需求函数为P2=50-2.5Q2,边际收益函数为MR2=50-5Q2。
而且,市场需求函数Q=Q1+Q2=(12-0.1P)+(20-0.4P)=32-0.5P,且市场反需求函数为P=64-2Q,市场的边际收益函数为MR=64-4Q。
此外,厂商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
该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可以写为MR1=MR2=MC。于是:
关于第一个市场:
由以上关于Q1、Q2的两个方程可得,厂商在两个市场上的销售量分别为:Q1=3.6,Q2=0.4。将产量代入反需求函数,可得两个市场的价格分别为:P1=84,P2=49。
在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时候厂商的总利润为
(2)当该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的价格时,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即该统一市场的MR=MC,有
所以,当该垄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的价格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销售量为Q=4,价格为P=56,总的利润为π=48。
(3)比较以上(1)和(2)的结果,即将该垄断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和在两个市场实行统一定价的两种做法相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在两个市场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所获得的利润大于在两个市场实行统一定价时所获得的利润(因为146>48)。这一结果表明进行三级价格歧视要比不这样做更为有利可图。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已知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平均变动成本为8元
- 假设某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为Q=35L+8
- 从需求的角度,当正外部性存在的时候,最终
- 均衡
- 供给分为个人供给和()
- 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将
- 在竞争市场中,土地的地租和资本的租金和劳
- 所有的博弈模型都有单一的纳什均衡点。
- 市场上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
- 当劳动力要素的价格低于劳动力的边际产值时
- 垄断企业和完全竞争企业都是在边际成本等于
- 长期供给一般比短期供给更缺乏弹性。
- 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的变化轨迹是()
- 对自然企业进行国有化有何优点()
- 消费者对某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 供给量变动
- 试评论瓦尔拉斯的拍卖者假定。
- 下面哪种情况不属于沿着需求曲线移动时应保
- 生产可能性边界在一般情况下都凹向原点,但
- 随着需求曲线的移动,均衡价格上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