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为什么石油输出国组织不能保持石油的高价格? 在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成员决定提高世界石油价格,以增加他们的收入。他们采取了减少石油产量而实现了这个目标。1973年到1974年,石油价格(根据总体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上升了50%,1979年上升了14%,1980年上升了34%,1981年上升了34%。但欧佩克发现要维持高价格是困难的。从1982年到1985年,石油价格一直每年下降10%左右。1986年欧佩克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完全破裂了,石油价格猛跌了45%。1990年石油价格又回到了1970年的水平,而且90年代的大部分年份中保持了在这个低水平上。请用供求弹性的原理解释这个事件。
  • 这个事件表明,供给与需求在短期与长期的弹性是不一样的。在短期供给与需求是较为缺乏弹性的,供给缺乏弹性是因为已知的石油储藏量开采能力不能改变。需求缺乏弹性是因为购买习惯不会立即对价格变动作出反应。如,许多老式的耗油车不会立即换掉,司机只好支付高价格的油钱。因此,正如图1所示,短期供给和需求曲线是陡峭的。当石油供给从S1移动到S2时,价格从P1移动到P2的上升幅度是大的。
    在长期中,欧佩克以外的石油生产者对高价格的反应是增加石油的勘探并建立新的开采能力。消费者的反应是更为节俭,如用节油车代替耗油车。因此,正如图2所示,长期供给和需求曲线都更富有弹性。在长期中,供给曲线从S1移动到S2引起价格的变动小得多。
    这种分析表明为什么欧佩克只有在短期中成功地保持了石油的高价格。当欧克佩各国一致同意减少他们的石油生产时,它们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尽管每个欧佩克成员国销售的石油少了,但短期内价格上升如此之高,以至于欧佩克的收入增加了。与此相比,在长期中,当供给和需求较为富有弹性时,用供给曲线水平移动来衡量的同样供给减少只引起价格小幅度上升。因此,这证明了欧佩克共同减少供给在长期中并无利可图。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