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 首选药物治疗,无效或失效时选用其他疗法。①药物治疗:卡马西平首选,首次剂量为0.1g,2次/日,每日增加0.1g,最大剂量不超过1.0g/d。疼痛停止后可考虑逐渐减量,有效维持量一般为0.6~0.8g/d。如卡马西平无效可考虑改用苯妥英钠,0.1g,口服,3次/日。上述两药无效时可试用氯硝西泮,6~8mg/d口服。可同时辅用大剂量维生素B,1000~2000μg,肌肉注射,2~3次/周,4~8周为一疗程,部分患者可缓解疼痛。②封闭治疗:服药无效者可试行无水乙醇或甘油封闭三叉神经分支或半月神经节,破坏感觉神经细胞,可达止痛效果。不良反应为注射区面部感觉缺失。③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适用于年老体衰有系统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④手术治疗:可选用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颈内动脉狭窄病变,造影发现管腔内径缩小超
- 下列哪项不适合SAH病人治疗()
- 男患,28岁,感冒后出现四肢瘫痪,饮水呛
- 脊髓半侧损害综合征常见的病因是()
- 脑出血病人很快昏迷,四肢瘫痪,针尖样瞳孔
- 丘脑膝状体动脉和丘脑穿通动脉破裂所致()
- 颈内动脉系统()
- TIA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
- 阐述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的鉴别诊断。
- 男性,42岁,洗澡时突感剧烈头痛,伴喷射
- 关于脑出血,最确切的诊断依据是()
- 男,30岁,头部外伤6小时,伤后有一过性
- 阐述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
-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起病形式一般为()
- 什么是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 男患,35岁,面部疖肿挤压后出现发热、视
- 试述桡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
- 正中神经由上述哪部分组成()
- 患者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最可能有
-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