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区别。
-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区别有:
(1)发生中止的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以外的客观情况,而发生中断的事由则是当事例行使权利或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行为,取决于当事人的主观意志;
(2)诉讼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而中断可发生在诉讼时效开始后完成前的任何一段时间;
(3)中止是诉讼时效完成的暂时性障碍。中止以前已进行的时效完成的根本性障碍,中断以前已进行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中断前后实际是两个诉讼时效。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同一物上有数种权利时()具有较其他权利优
- 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在法律上与“法人”相对
- 《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
- 《民法通则》规定,采矿权不得()、()、
- 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
- 委托代理人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转托他人代
- 简述国有土地使用权出租和抵押的法律要求。
- 宣告失踪的宣告死亡只能由()进行
- 财产所有权合法取得的方式可以分为()、(
- 我国民法的()就是要给予市场主体以充分的
- 必要的()或()是法人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
- 简述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和特征。
- 甲公司2007年5月经人介绍认识乙公司业
- 2006年11月19日,工商银行某支行与
-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
- 法人的终止指的是()。
- 根据权利人可以对抗的义务人的范围,民事权
- 在我国,不动产物权包括()
- 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是()
- ()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