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举例说明学校为什么不得开除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未成年学生?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由此可知,受教育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赋予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学校应当依法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享有“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因此,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和实施奖励或处分,是学校的一项基本权利。学校可以根据国家有关学生奖励与处分的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具体奖励与处分办法,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由此可知,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应当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尤其是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与帮助,而不得歧视,更不得随意开除学生,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
(4)对于随意开除学生、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违法行为,学生有权向学校提出申诉,或要求有关主管部门进行查处,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教育法学的解释中,()是指国家行政机关
- 学习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法治现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履
- 学校教育权属于国家教育权的范畴,学校教育
- 下列方法中,()是指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同
- 我国教师资格的取得要件包括:国籍要求、思
- 未成年学生犯罪的特点是()
- 学生申诉制度的程序包括以下环节:()。
- 由于制定机关不同,教育法的生效领域也不同
- 教育法的特性是指由教育法特定的()和特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有关
- 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通常包括假定(法定条件
- 教育法是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法律性的社会关
- 扫除文盲教育的对象是所有不识字或识字少的
- 教育法的时间效力是指教育法何时生效、何时
- 《教师资格条例》由()制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任何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 国家教育权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实
- 简述教育法实施的含义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