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性,13岁,面色苍白半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3cm。检验:血红蛋白81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3%;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初溶为58%氯化钠溶液,全溶为46%氯化钠溶液本例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为()
A、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
B、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
C、红细胞磷酸己糖旁路中的酶缺陷
D、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
E、红细胞自身抗体产生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白血病细胞浸润的表现包括()
- 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内源性凝血途径的主要区别
- 患者,女性,23,乏力和皮下瘀斑,白细
- 防治尿酸性肾病包括()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时可出现()
- 患者,女性,10岁,阵发性腹痛,黑
- 男,52岁,畏寒发热14天,查:体温3
- 患者,男性,39岁,因头晕、乏力3
- 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见于()
- 提示骨髓代偿增生的实验检查有()
- 贫血患者Ham’s实验(酸化血清溶血实验
-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特征包括()
- 患者,女性,28岁,患再生障碍性贫
- 患者,女性,28岁,患急性淋巴性白
- 脑膜白血病发病机制是()
- 人体每天排出叶酸的量是()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预后取决于()
- 女性,18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
- 患者,男性,30岁,发热,出血,贫血,齿
- 慢性贫血病人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加主要是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