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者,男性、48岁,患慢性乙型肝炎8年,腹胀1个月。化验血浆总蛋白38g/L,白球蛋白比例倒置。WBC3.8×109/L,Hb1O0g/L,PLT78×109/L。B超显示肝硬化、脾大、有少量腹水。既往有输血史。临床申请输冰冻血浆400mL。输血浆约150mL,患者寒战、发热、皮肤瘙痒,出现红色风团样皮疹、咳嗽、气喘,两肺哮鸣音。抢救的主要原则是()。
A、镇静、解热
B、抗组胺药、肾上腺素、皮质激素
C、强心、利尿
D、抗凝、溶栓
E、高浓度吸氧、正压通气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应输()。
- 患者,女性,25岁,因骨折手术,术中输入
- 输血后紫癜是()。
- 枸橼酸盐经过三羧酸循环后的产物是()。
- 患者,男性,68岁,头晕、乏力、骨痛三个
- 输血后紫癜的皮肤表现是()。
- 不提示细菌污染的是()。
- 患者,男性,38岁。发热、乏力、齿龈肿胀
- γ射线辐照血液的最佳剂量是()。
- 高血氨症不能应用的药物是()。
- 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抗体是()。
- 患者,男性,56岁。因车祸急诊入院。患者
- 低血钾心电图改变是()。
- 枸橼酸盐中毒表现是()。
- 枸橼酸盐中毒的典型症状是()。
-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表现是()。
- 下列哪种方法能有效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
- 患者,女性,28岁,患再生障碍性贫血10
- “O”型血不能作“万能供血者”的原因是(
- 血管内溶血,通常死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