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方某。男,20岁,农民。2001年8月3日初诊。因车祸致神志昏迷,经抢救而苏醒。后因第2、3腰椎横突骨折,第4腰椎粉碎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双下肢截瘫,二便头禁,前来针灸科治疗。查:其双下肢无自主运动,肌力为0级,肌张力低下,感觉消失;腹壁、肛门及提睾反射均消失.膝腱反射消失。舌芥腻,脉弦细。试析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证型、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
  • 病因病机:外伤致瘀,经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脊髓受损则肾、督二脉之气阻遏,筋骨失养,故肢体麻木,痿瘫不用。
    诊断:外伤性截瘫。
    证型:经脉瘀阻证。
    治则:疏通督脉,调和气血,针刺为主,平补平泻。
    处方:损伤脊柱上、下1~2个棘突的督脉穴及其夹脊穴、环跳、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悬钟、三阴交、合谷、太冲、膈俞、长强、中极、关元、肾俞、膀胱俞、大
    肠俞。
    方义:外伤性截瘫多系督脉受损,督脉“并于脊里”,取损伤脊柱上、下1~2个棘突的督脉穴及其夹脊穴可激发受损部位的经气,调和气血,有促进神经机能恢复的功用;环跳、委中、阳陵泉、足三里可调理经气、舒筋活络,对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作用;悬钟是髓会,是治疗下肢痿证的常用穴;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之交会穴,针之可补肝肾、养气血、通经脉、强筋骨。加合谷、太冲、膈俞加强活血通络之力;二便失禁加长强、中极、关元、肾俞、膀胱俞、大肠俞可补益肾气、调理肠道。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