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在正常生产中如何减少铝的溶解损失?
-
(1)防止电解温度过高,因为温度升高到1000度以上,金属钠析出增加。
(2)稳定分子比,避免过高过低,当分子比升高时,金属钠增加。
(3)保持适当的氧化铝浓度,因保持氧化铝浓度可减少金属钠析出。
(4)缩小铝液与电解质接触面,这样电流密度不大,钠离子就会减少,钠离子放电就少,铝的损失小,电效就会提高。
(5)保持正规的炉膛,避免槽内铝液和电解质强烈的循环对流,使铝氧化损失,电流效率降低。
(6)避免极距过低。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电解质中有过剩的氟化铝时,铝液-电解质的
- ()对铝电解生产的主要影响有铝液表面的倾
- 阳极设置过高或过低则会造成(),致使阳极
- 工业铝电解质的粘度增大,氧化铝在其中的溶
- 电解质含碳化铝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 炭渣多对电解槽的危害有()
- 悬浮在电解质里的碳粒(俗称碳渣)降低溶液
- 铝水平的测量方法有几种?
- 生产中常用的既简便又准确的检查电解质成份
- 在电解槽的生命周期里,钠对阴极的侵蚀速度
- 电流强度和槽电压影响电解槽热量收入的大小
- 什么叫阳极掉块?
- 电解车间电解槽采用()电路连接,每台电解
- 简述电解质过高与过低对电解生产的影响?
- 如何处理冷槽?
- 200kA大型预焙槽采用的是()进点方式
- 氧化铝的熔点是()
- 正常生产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为了确保新极安装精度,新极在换入后()小
- 阳极效应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