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王安石“大明法度,众建贤才”的主张
-
王安石认为,要实现天下大治,主要靠两个办法:一是“大明法度”;二是“重建贤才”。在这个基础上,他提出了法治、人治统一说。他认为国家是否富强、天下是否安宁,关键在于有没有法度和法度是否合理。同时他也十分重视人的作用,认为立法和执法都离不开贤人。王安石将法度和贤才的作用统一起来,认为法治和人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因素,这就形成了法治人治统一论。在实践中具体表现就运用法制手段选拔和任使人才,主要表现在
①久其任而待之以考绩之法。
②设“明法科”,培养执法官吏。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对东汉谶纬神学第一个从理论上进行系统批判
- 沈家本认为新旧法学的共同核心是()。
- 儒家的法律观包含()。
- 简述先秦儒家的法律思想。
-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
- 以礼率律
- 谈谈孙中山的法治思想与实践。
- 儒家的人治是指倡导()
- 管仲的立法思想具有()的特征。
- 《读通鉴论》的作者是()
- “有治人无治法”是()提出来的?
- 统治者奉行的是先秦()的思想。
- 法家思想唯一被封建统治者视为治国之根本是
- 明初统治者法律思想的特点是()。
- 《资政新篇》在经济方面的设想主要有()。
- 法的观念产生于战国时期,其实践来源是春秋
- 中国古代婚姻成立的六道程序,即“六礼”包
- 在唐代,集中批判“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理
- 王安石所修的"三经新义"包括()。
- 慎到的主张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