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据测算,我国老年人口2025年将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老龄化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给老龄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并且老年人权益保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在法律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老龄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积累了丰畜的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对1996年制定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作了全面修改,2013年7月l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新老法)正式施行。 根据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我国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过程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权益保障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修改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则。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对老龄事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应用,是对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探索。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全国人大常委会总结实践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是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体现。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人与人之间只是
- 作家丛维熙曾写过一篇中篇小说《雪落黄河静
-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
- 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提出思维和
-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
-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
-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中科院院士
- 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
- 某县地处内陆,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工业基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高
- 下列对实践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①实
- 某校高二学生围绕感知低碳经济,感悟
- 在“微时代”,网络与现实两个舆论场的分野
-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
- 2008年9月2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
- 不看春晚不过年。“回家团圆”是中国人的心
- 著名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说道:
-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深邃隽永,耐人
- 2014年8月,浙江义乌华溪小学开展“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