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 如出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药,就地抢救,患者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
(1)患者平卧,以利于脑部血液供应,并注意保暖。
(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再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3)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或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术。
(4)根据医嘱给药: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氢化可的松200mg加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此药有抗过敏作用,能迅速缓解症状,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物质(如多巴胺、间羟胺等),纠正酸中毒和抗组胺类药物等。
(5)心搏骤停的处理:如发生心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施行人工呼吸。
(6)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并做好病情动态的护理记录。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输液时调节输液速度的原则为()。
- 导致患者不舒适的身体原因有()。
- 身体部位不同,测出的血压值不同,一般下肢
- 腹腔、腹部手术后的患者应给半坐卧位目的是
- 二级护理巡视患者的时间是()。
- 尿量是反应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成
- 导致压疮发生的压力因素包括()、摩擦力和
- 便秘
- 医院内物品灭菌首选的方法是()。
- 2岁以下婴儿不宜选用臀中肌做肌内注射。(
- 患者的压疮分期为()、()、()。
- 简述常用卧位的种类。
- 目前国内常用的入院评估表有两种,一种是以
- 下列哪项不是口腔护理的目的?()
- 为患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的频率下列
- 血管内溶血第三阶段的症状是()。
- 氧气雾化吸入时应注意(),操作时室内应避
- 采用清热解毒、()、去腐生肌收敛的中草药
- 应用超声波雾化吸入疗法的目的是()。
- “入睡后很难唤醒,可出现梦游和遗尿,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