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涉密人员在交往中应当注意哪些保密问题?
-
(1)注意私人交往与通信的保密。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是必不可少的。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如果不注意保密问题,不分地点、场合,随便讲话或是吹嘘,往往会造成泄密。邮寄国家秘密载体时,必须交由机要交通或机要通信传递,不能使用普通邮政或特快专递传递。普通邮政或特快专递没有特别的安全保卫措施,所邮寄的国家秘密载体处在不安全的环境中,就有可能发生国家秘密载体丢失、被盗、非法接触等问题,造成泄密。特别是在境外与国内的单位或亲戚朋友联系时,不能在信里涉及国家秘密或我内部情况,以免造成泄密,或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2)不在公共场所谈论国家秘密。涉密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许多一般公民所不知悉的国家秘密、工作秘密,这些秘密只限一定范围内的人员知悉,如不注意地点和场合随意谈论,就会造成泄密。
(3)不携带国家秘密载体外出办事,确因工作需要携带时,必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并采取安全措施,特别是携带绝密级国家秘密必须两人以上同行,不得使国家秘密载体离开本人。在运输国家秘密设备或产品时,必须由专人或派武装警察押运。
(4)在涉外活动中未经批准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保密观念淡薄,在对外交流时不分场合和地点,不该说的乱说,造成泄密。还有的人为了谋取个人私利,一味迎合外国人,要什么给什么,不惜损害国家利益,结果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这些教训,也是应引以为戒的。
(5)涉密人员不得擅自流动。特别是在重要部门或重要岗位工作的重要涉密人员流动,须经有权批准的部门批准后才能流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突出重点是保密检查的原则之一,关于突出重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有
- 技术信息中的商业秘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 个人因公外出,携带秘密载体应当采取严格的
- 国家秘密的密级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
- 我国现行保密法律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宪法、
- 某商业银行支行原行长李某因工作调动,按要
-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向境外的组织、机构和
- 因工作需要随身携带密件、密品外出时,不得
- 涉密人员可以私自到境外机构、组织或者外商
-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应实行()制,由
- 涉密人员脱离涉密岗位3年内不得在境外驻华
- 下列哪些行为不符合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
- 在保密期限内解密的密件,应当以能够明显识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 保密教育和保密提醒是科技交流必须坚持的制
- 委托科研、设计及其他技术支撑单位,进行课
- 涉密人员上岗前要经过审查和批准,并接受保
- 纸质载体的密件,其密级和保密期限应在首页
- 传递机密、秘密级涉密载体,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