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如何理解“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
气与血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气属阳,它的功能以推动、温煦为主,血属阴,它的功能以营养、滋润为主。但二者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又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这种关系,前人用“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加以概括。
气为血帅,是指气对于血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气能生血。血液的物质基础是水谷精微和肾中之精,而促进水谷精微和肾精转化为血液,则依赖于气。气盛,则变化生成血的功能健旺,气虚,则变化生成血的功能减弱。因此,在病理上气虚常可进一步导致血虚,最后发展成为气血两虚的病证。(2)气能行血,血液的循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散布,肝气的疏泄,只有气运行的推动,血液才能保持正常的循行。在病理上,气的功能障碍,如气滞或气虚常可引起血行不畅,而继发血瘀证。(3)气能摄血。血液的运行,依赖脾气的统摄,才能正常地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致溢出脉管之外。在病理上,气虚不足,统摄失职,常可导致各种出血证的发生。上述均说明了气确有生血、行血、凝血的作用,而为血之帅。
血为气母,是指血对于气的两个作用而言。(1)血能养气。血液循行于机体,环周不休,不断地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使气持续地得到补充,只有得到血液不断的滋养,气才能保持功能的旺盛。在病理上,血虚不足,气失血液的濡养,可进一步导致气虚而出现气血两虚的病证。(2)血能载气。气虽然能推动血液循行,但气的运行必须依赖血液的运载。若气不附于血中,则气将会飘浮无定而无法在体内正常运行,而发挥其温煦推动的作用。在病理上,大失血的病人,由于血脱于外,往往可导致气随血脱,而继发亡阳的证候出现。以上均说明血液确有养气、载气的作用,而为气之母。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有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联系和渗灌气血作用的
- “胃之关”是指
- 喘咳胸满与大便秘结兼见,采用通腑法治疗的
- 疫疠的发生与流行,多与何因素有关:()
- 皮损表现为米粒到黄豆大小的半球形丘疹,中
- 肝与脾胃运化的关系如何?
- 反佐药的含义是()
- 燥邪最易伤津耗气。
- 疫疠多通过什么途径感染:()
- 以下哪些属六淫致病的特点:()
- 寸口诊法时,左寸可候()()可候脾与胃。
- 外感热病,高热、咳喘,烦渴,少气懒言,其
- 肺气肃降能清洁呼吸道,且有助于大肠之传导
- 仲景治疗虚劳病攻补兼施的方剂中,以攻邪为
- 宗气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
- 精血同源(乙癸同源、肝肾同源)
- 与痰饮形成相关的是
- 如何理解肝主藏血?心主血脉、脾统血、肝藏
- 随着温病由卫气到营血阶段的深入,患者耗伤
- “太仓”是指